他们用爱唤回“叛逆少年”

   “当时针指向儿子放学回家的那一刻,我情不自禁走上阳台张望。看到儿子正迈着自信、欢快的脚步向家里走来,我的眼睛湿润了。回想一年前,儿子还是个经常逃避上学、几次割腕自虐、无端大闹课堂的‘刺头少年’。儿子能走出混沌,找回自信,靠的是老师们的一片诚挚爱心……”高一学生小成母亲的来信,充满了对儿子转变的欣慰和对老师的感激之情。





    阳光少年变“叛逆”



    就读于华师大一附中初中的小成(化名)原本是个性格开朗、很有主见的聪明男孩,但繁重的学业让进入青春期的他产生了厌烦情绪,甚至变得有点“愤世嫉俗”。一次去同学家玩,看到同伴拥有高配制的视频电脑,还能无线宽带上网时,小成的心理失衡了。他天天闹着要将自家的“386”电脑淘汰,让父母买台新的,遭到拒绝后,竟几次将房门反锁,把父母关在门外;父亲一怒之下的打骂更激起小成的逆反,他使劲用三角尺扎自己的手背,用刀片割破手腕;因没完成作业,经常借口生病不上学;一次只为老师向家长“告状”,他一脚踢开教室大门,对着正在上课的老师大吼大嚷……阳光少年变成了“叛逆男孩”,令家长大为困惑和焦虑。







    心理老师“忘年交”



    “没有任何人是善良的,我没有任何方向,永远都处在混沌之中,只有死才是有意义的……”去年5月,学校心理咨询室吴老师的电子邮箱中突然收到小成的一封 “遗书”,吴老师读后非常焦急,及时找他谈话。经过心理测试,吴老师意识到小成最需要心理疏导,为此多次和家长、校教导主任、年级组长、班主任等商量帮助小成的方法。为接近小成,吴老师一次次请他去麦当劳聚会,两人边吃边谈,在轻松、平等的环境中边聊游戏、聊人生,边做心理疏导。吴老师的真诚逐步赢得了小成的信任,在视吴老师为“忘年交”的同时,他渐渐敞开心扉,摆脱了郁闷的心理。







    班主任认“干儿子”



    小成大闹课堂后,班主任孙老师放心不下,瘸着骨折的腿,一次次到小成家家访。为融洽与小成的关系,更好地帮助他,孙老师真诚地认小成为“干儿子”。每当小成犯错时,孙老师总是善意提醒,以鼓励为主;小成过生日时,孙老师特意送上礼物……母亲般的关爱,让曾经认为“没有任何人可信任”的小成逐渐转变了观念,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。







    母亲当起“守门员”



    小成的父母都是大学教师,儿子在青春期出现的问题,一度令他们失去信心。母亲曾无奈地为儿子写过几十张“病假条”,也曾打算让儿子转学,是老师们的热情鼓励,让他们重树信心。他们尽量为小成创造温馨的家庭环境。为把沉湎电脑游戏的儿子拉回来,母亲主动陪他去踢足球,甚至当守门员。当听儿子说“踢足球比玩游戏更有劲”时,母亲很宽慰。



 



    后记

    今年8月,小成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一所重点高中。如今他已成为班里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者,还递交了入团申请书。小成在最近一篇题为《美丽的景致》的作文中写道:人生中最美丽的景致,是在成长中———人生应该把失败和挫折抛在脑后,保持乐观的心情,让成长的足迹形成那美丽的景致。

一度的“叛逆少年”重返理性、重获阳光的故事告诉我们:当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出现行为偏差时,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关爱是非常重要的。